【利他存摺涉嫌抄襲?】許維真/梅塔爭議懶人包 (真相分析文?)

看到有人做了完整的《利他存摺/許維真/梅塔》VS《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廖文君》,關於涉嫌抄襲爭議事件的分析文,原作者又說可以轉貼,我就轉過來到自己部落格。

這篇文章的作者好像有法律背景?文中主要以情理法的三個角度切入,以及常見的網路輿論操作手法,逆向思考分析這整起爭議事件,誰可能才是別有居心的受益者。

比起單方面看雙方作者的粉絲頁公告,應該會中肯很多。(出版社則看似保持中立,沒有表示太多意見。)

以下是作者的原文內容,出處來源

=================

*** 本文歡迎分享轉載 ***

前陣子有跟到這個事件,在此做一個紀錄,和附上我對整個事件的看法。

涉嫌抄襲爭議事件經過:

《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作者廖文君的Facebook轉貼文上,指出《利他存摺》作者許維真/梅塔書中,有幾句文字,跟自己的著作有相似之處。

利他存摺抄襲

 

廖文君特別針對了「商業行為是真正的公益」未告知的情況下出現在許維真的書中,看似對另一位作者使用了類似的文句而感到不滿。

利他存摺抄襲

 

許維真的聲明文

主要主張雷同的那幾句話,純粹只是概念類似,並非抄襲。

以下節錄自許維真官網的聲明稿

=================

這篇聲明稿主要原因是:

1.正在寫第三本書的我,無意因為自己小公司的一個合作專案而影響到大家的生活與佔用到公眾討論資源,特別目前社會上已經太多對立與紛爭的狀況產生

雖然fb有藍勾勾(平台公眾人物認證),但我覺得有更多值得大家關注的與討論的公共議題(比如疫情或甦困等),若有打擾到大家目前生活,很擔心麻煩大家的我先說聲不好意思 ,我並不想要打擾到愛與支持我的讀者們…文字很多,點我觀看全文

=================

 

「商業行為是真正的公益」的概念其實也非原創?

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廖文君書中「商業行為是真正的公益」的文句,跟經濟主義者哈耶克提出的「商業是最大的公益」非常類似。

利他存摺抄襲

利他存摺抄襲

 

如果廖文君的創作中根本包含了公共領域內容或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觀念,那麼就這個部分,廖文君有什麼權力主張這些「概念」、「用語」、「觀念」是她可以獨占使用,別人就不能用?

站在法理上,過去也有判決說得很清楚,以下可參考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6年度智易字第36號刑事判決。

「且該著作之表達如係部分取材自公共領域(不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部分為著作人本身具有原創性之內容(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時,法院於判斷該著作與被控侵權物是否構成實質相似時,若二者構成相似之內容,主要係公共領域的內容時,該公共領域的內容既為公眾可以自由利用,著作權人不得就該部分主張專有之權利,自不能認為本案著作與被控侵權物為實質相似,而構成著作權之侵害。」

「商業就是公益」的概念,是公共領域的知識概念,不算私人的著作權財產。

為何會這麼自私地想佔為己有呢?不允許其他創作者使用?

 

作者廖文君「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諷刺的是,有其他網友(Rose Huang)發現在廖文君的《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著作中(2019出版),也有些文句,跟其他人的創作也很類似。

就比如「每一筆花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跟別人所翻譯Anna Lappe的名句幾乎一樣,也未標註引用出處XDDD。

利他存摺抄襲

 

還有一句「靈性就是在各種關係中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廖文君的《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著作中。(2019出版)

也很奇妙地跟其他人的文字創作,幾乎一模一樣

利他存摺抄襲

 

廖文君自身著作與他人創作也有雷同的文句,卻不願意解釋清楚??

作者廖文君面對Rose Huang和其他網友的疑問,質疑她的著作中有文句也跟他人創作有雷同的部份,只用不完全相同輕輕帶過,不打算解釋,並認為Rose Huang的發問行為是一種騷擾 (~ . ~)。

你用什麼標準要求他人,別人自然也會用同樣標準來要求你。

同樣的要求標準到了廖文君那邊,就變成騷擾了XD。

 

作者廖文君的支持者陳可寺,開始談起法律,似乎要阻止Rose Huang繼續張貼更多證據。

但他本人不是律師,也不代表出版業者,也不能代表兩邊作者,卻要求Rose Huang要先取得授權才能張貼證據。

陳可寺本人也用手機拍攝兩位作者著作中多頁的內容,卻沒有出示自己的授權證明。

廖文君的粉絲頁的留言板風向感覺開始像一言堂。

 

廖文君本人也未直接說許維真「抄襲」?

我看了作者廖文君和經紀人廖翊君的聲明文,發現兩人發言很有技巧,刻意避開直接說許維真抄襲,而是用影射的方式,可能怕日後如果理虧,需要負上法律責任,所以先降低自己的風險。

只是,有些不理性的廖文君支持者開始到許維真的個人臉書下留言惡意謾罵、人身攻擊,不知這些人當了免費網軍,會不會卻變成司法下的砲灰?

(廖本人的發言懂得避開法律風險,為何她都沒提醒她的支持者要注意言語?死道友不死貧道?)

 

這個事件算不算抄襲?

書中僅僅出現幾句類似概念的文句,是不是就算抄襲?

過往被法院認證抄襲的著作,一般內容都是有大篇幅相同,才可能成立。

畢竟長達接近200頁的著作,只有幾句文字類似,就大喊抄襲(腦粉瞬間全部變法律人了,變成網路判官XD。),到了檢察官那邊則可能不起訴(下面會分享案例),感覺也是浪費司法資源。

 

究竟是許「抄襲」?還是廖「炒作」

抄襲的部份,廖本人自己都不敢直接講了,感覺自己好像也沒把握XDDD。

究竟是不是廖看到其他作者用了類似的概念,覺得很吃味?她的心態只有自己最清楚。

 

究竟是不是廖在炒作?想見縫插針?

我也不太確定,我只知道這件事吵沒多久,她和她的經紀人就公開說自己的有聲書上市了。

 

有人花錢買媒體想把事情鬧大,博版面?

 

看三立新聞的標題,前面加了一個獨字,是指獨家報導。

我詢問了在媒體圈工作的朋友,如果是他們的媒體公司,對這類的小事根本不感興趣,無話題性可言,誰會想做這種獨家報導。

因為兩位作者畢竟不是像HowHow、館長、吳宗憲那種主流型網紅或公眾人物。

媒體對兩人的糾紛不會太感興趣,這種鳥事有什麼好獨家的?

這篇獨家報導究竟是不是花錢買的?業界人士一看都心裡有數。

呱吉揭露「拿錢買新聞」真相:網紅的參選,是否會全面改寫傳統選戰生態?

 

吵完之後,廖文君的感謝文

???????

後來開始感謝許維真小姐,變成感謝大會。

利他存摺抄襲

 

許廖涉嫌抄襲事件 VS 白爛貓與妙可貓涉嫌抄襲事件

既然廖文君提到人2抄襲事件,想要拿插畫圈的事件來強調自己的受害者立場。

但我覺得人2的事件不太像這次兩位作者的事件。

 

我這邊就引用白爛貓 VS 妙可貓 VS 波奇貓事件好了 (因為這個案例比較類似)。

我先粗略說一下這三者的關係鏈。

  1. 妙可貓 告 白爛貓 抄襲
  2. 結果引發案外案
  3. 波奇貓 告 妙可貓 抄襲

白爛貓是三位插畫家中,知名度最高的畫家。

當初網路流傳,疑似妙可貓眼紅白爛貓的知名度,又覺得雙方插圖有幾張概念意境類似,所以就一狀告上法院。結果卻引發案外案,波奇貓作者看到這則新聞後,也告妙可貓自己也是抄襲,還敢惡人先告狀。

於是三方都上了法院。

妙可貓 告 白爛貓 —> 白爛貓獲檢察官不起訴。

波奇貓 告 妙可貓 —> 妙可貓無罪。

講白的,就是告人的最後都沒告贏,只有一開始被人告得莫名其妙的白爛貓成為唯一贏家。

告人抄襲的人,自己也被告抄襲。

笑死人 XDDD

 

妙可貓與白爛貓的比較圖

比較圖先抹黑對方抄襲,自稱自己是受害者,想帶風向,結果卻被檢察官不起訴。

「妙可大王」告「臭跩貓」抄襲 新北檢判不起訴(也是三立新聞XD)

 

網友反質疑「妙可大王」疑似抄襲「愛蜜莉的異想世界」

說別人抄襲,那自己是不是也有涉嫌抄襲別人的創作???

 

零碎的用語都要獨占,不準別人使用,這是什麼心態?

另外還有類似的案例,法官早就說過「只有零碎用語相同,其他文字和鋪陳不同時」並不會被認為是抄襲,例如智慧財產法院101年度民著訴字第27號。

也很清楚的說明,就算零碎用語相同,也很難據此認為表達有何類似之處。

利他存摺所用到的指不過是習稱的概念,最多只是一些大家都有在用的「用語」,被廖小姐指稱重複的零碎用語不過幾個,且都不是一整句,無論是用廖小姐整本著作或整個章節進行比對,重複部分都不到0.0001%,這樣也算類似?

 

以下這部份,是我自己另外發現的(不包含在原文內,此為補充資料):

 

也有其他人被開影射雷同副本?

網友傳言有另一個人也被開了一個副本。

好像這位叫Betty的網友只是在Facebook推廣自己的居家整理方法(沒出書),也被影射跟廖文君的著作有雷同的地方。

弄得人家緊張地趕快出來澄清。

現在是在搞文字獄嗎????

最好斷捨離、居家整理方法概念,都是同一個作者原創想出來的啦!!!

 

網友Betty表示自己的整理概念,並非起源於廖文君。

斷捨離、環保、居家整理概念,這種許多前人公開分享過的概念,如何變成特定人士的使用專利了 ????!!!!

(補充資料結束)

 

神隱的出版業者

兩位作者都是屬於同一個出版社,圓神方智。過去許維真的自媒體頻道,她本人也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圓神推薦了很多書給大眾。

但這次的事件,出版社幾乎神隱,放任作者廖文君的支持者群起圍攻的人身攻擊。

許在臉書上發表聲明稿之後,態度倒是蠻理性,沒有鼓勵支持者替她做網路聲援,也未牽扯到出版社。

但是看似出版社打算作壁上觀,以後這種出版社的書,哪個說書KOL敢替他們宣傳?

夕陽產業的隕歿與衰敗,不是一天造成的。

 

華藝文獻相似度檢測分析報告

把《利他存摺》電子書丟進華藝文獻比對系統,與其他著作的相似度低於1%

利他存摺抄襲

 

比對範本高達4000多萬的期刊文章、八百萬篇論文和將近八萬本書籍。

 

Turnitin 原創性/相似度報告

比對檢驗報告跟其他著作的相似度也是低於1%

利他存摺抄襲

 

Turnitin是世界權威的防範抄襲系統,可以快速比對著作中是不是有跟其他人的作品有相似的地方。

以上兩款權威檢驗抄襲系統,都顯示《利他存摺》與其他著作相似度低於1%。

 

感想結論

很多時候鄉民就愛看熱鬧,所以容易被有心人士亂帶風向,變成他人的免洗筷網軍,被利用完就可以丟了。

不知道真實情況,跑到別人臉書留言板去人身攻擊,作者本人自己都怕站不住腳了,不敢直接講對方抄襲,倒是一堆路人當起網路判官、當出頭鳥,哪天因為公然侮辱、誹謗被當事人告上法院,作者難道會替你付律師費喔,真是傻傻的。

如果因為某些字句類似,就算抄襲的話。那以同樣標準作者廖文君似乎也沒有為自己的著作中,有些句子跟他人創作類似的部份把事情交待清楚,那她有什麼資格扮演受害者?

指責他人之前,也要先看自己是不是夠乾淨,不要兩套標準,自己遇到了,就閃避不答,吃相好歹也好看一點。

寫這篇來平衡報導,替腦粉提升智商一下。

  • 大肆炒作的人才是別有居心
  • 法盲酸民往往自以為法官
  • 網路輿論霸凌往往出一張嘴最快
  • 專業數據會說話
  • 凡事要試著逆向思考,可以發現很多盲點,真相可能跟大家想得不一樣
  • 兩套標準的人,心裡往往有鬼

原文結束

=======================